对话引力波团队中上海小伙:高考志愿只填南大天文系
2月11日23点40分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LIGO发现了引力波。在这场伟大的科学发现中,有一个来自上海的年轻人,名叫胡一鸣,一起参与了引力波的探索研究。
胡一鸣是崇明中学2007届毕业生,高中时期就对天文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热爱,并参加了学校的天文学社团。2006年11月,胡一鸣代表中国队去印度孟买参加第十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铜牌。
昨天,记者对胡一鸣进行了邮件采访。胡一鸣说,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探测、科学上,不要放在他个人身上,也不必问太多关于他个人的问题——“我只是运气好,又不是什么明星。我只是正好在这个团队里,知道更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而已。在1000个人团队中,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这个大男孩用谦逊的话语表达了他的想法。
高考志愿只填南大天文系
“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三填志愿那年,他只填了一个,那就是南京大学天文系,而且当年南大天文系录取名额只有一人。”胡一鸣的高中班主任赵海兵告诉记者。
据悉,2007年南京大学天文系的录取分数极高,胡一鸣的父母希望儿子可以多补填几个志愿,但胡一鸣怎么都不愿意,他坦言如果考上别的大学,他也不愿意读;如果考不上,就复读再继续报考天文系专业。高考成绩出来后,一位同学比他的成绩稍微高了几分,被南京大学天文系录取。不过,他这份坚定报考的决心和对天文学的热衷感动了南京大学,同时他的比赛获奖经历也为他带来了一次机会,他就这样被南京大学天文系破格录取。
他对喜欢的东西非常执着
“那时他就非常喜欢天文学,也会和我讨论一些天文知识。他会经常看《天文爱好者》,还常去图书馆看天文学的书。”胡一鸣的高中地理老师回忆说。
胡一鸣在崇明中学就读时的校长董耀棠告诉记者,那时他家并不富裕,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他父亲告诉我,他小时候就喜欢研究天文,初中就要买天文望远镜,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他父亲为了支持他的兴趣,还是省钱给他买了。”
胡一鸣上高二时,有1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到崇明考察,董耀棠把院士请到学校,胡一鸣还专门买了个新本子,请叶叔华签名。当董耀棠获悉胡一鸣填报高考志愿只填了南大天文系一个志愿时,就给南京大学校长写了一封信,介绍了胡一鸣从小到大对天文的浓厚兴趣和取得的成绩,写完觉得还不够,又添了一行字:“你们如果能录取胡一鸣同学,比十个、二十个仅仅是为了考上大学将来谋一个出路的学生更有价值。”
在熟人的眼里,读中学的胡一鸣很开朗,平时班级里开班会或有个什么活动都很愿意参加,他多才多艺,和班级里同学相处也十分融洽。
包承超是胡一鸣的同班同学,他回忆道:“他很好学,理科不错,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非常执着,就像对于天文学,他能从小时候一直坚持到现在,我觉得十分难能可贵。他还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