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新闻公告

知乎商业化猜想

知乎商业化猜想

特巧的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听见广播里经济之声采访 @周源 猿粪啊猿粪。你可知道大周六北京蓝蓝的天,笔者窝在家里听知乎写知乎是一种怎样的忘我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你问我爱知乎有多深,灯管代表我的心。不扯淡了,说说正题。

互联网上关于知乎的定义都不十分准确,社交问答、知识分享、知识百科等都只涵盖了知乎的部分功能诉求,更准确的说知乎应该是「知识型社交问答网站」。互联网产品的滋生总有缘由,也可以说是用户需求,存在即价值,有价值也得考虑代价,要想持续的获得价值需要一定的成本支撑作为基础,知乎是一个创业网站,人力、技术、推广等都需要成本,团队早先想着先把产品体验做好,把用户需求找准,把技术算法完善提高,这么做无可厚非,可是只投不赚向来不是资本家的想法,在这个喧嚣浮躁喊着IPO圈钱圈用户的时代,静心下来做产品的不是没有,但也不多,如何商业化,怎么变现、何时变现早晚都会成为团队面临的大问题。
知乎商业化道路的问题?
用户
 
定位于高端用户,输出优质内容的知乎,在众多的知识产品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给用户心中深深打下了坚实的烙印。高质量内容是每个人都想阅读、分享的,但是这种高质量的内容是稀缺的有门槛的,它需要有知识经验的人去创造内容,而这些人是内容的源泉。纵观知乎的内容你会发现,互联网、科技、商业还是大家谈论的主要话题,知识广度不够,内容不够多元化、高端用户稀缺是知乎产品运营将面临的痛点,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创新工场的资源以及李开复、徐小平、蔡文胜这一批天使投资人对于产品的传播带动作用,他们就像是一针兴奋剂,让知乎的用户直冲而上,但是随着产品的发展用户的疲劳,‘后创新’时代的知乎经历用户增长大起大落之后,显得有点疲惫,像是在半山腰蓄力。
再一点,政治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互联网世界里的政治基础不是委员而是群众,即屌丝。正所谓得屌丝者得天下,9158、YY就是屌丝逆袭很好的例子。想当年在IM软件市场能跟腾讯QQ一较高下的MSN你还记得么?它如今在美国还好吧?并不是说高端没有市场,只是高端在某种情况下代表了小众,小众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强大的影响力,但绝不是主流。某些蹩脚分析师研究了豆瓣后,觉得豆瓣错失了很多机会,步履蹒跚、慢慢悠悠,说如果豆瓣发力加快节奏,豆瓣可能是陌陌,可能是领英,可能是亚马逊。。。。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留言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