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6月22日报道,一群博客开会,要求政府设立“互联网内容咨询委员会”,并提议由网民自己管自己。
这样的想法有些妙想天开。设立委员会是可行的想法,但是由网民自行作主,就有待商榷。新加坡网民、博客何其多,意见纷纭,如何定夺。况且,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凡事都要回到现实中来,要以人间法对待虚拟空间里发生的事务。
至于委员会成员,该由谁来担任?我认为应该来自各行业,比方IT人、律师、教师、辅导员、学者、心理学家、宗教界人士等等,集思广益,看待事物才会持平。可以仿效“讲华语运动”的做法,每年委任新的团队。甚至设立一个部门,聘用在职员工或利用义工,监督网上言论。
与此同时,这个委员会还可以确立网上言论守则,以新加坡多元种族宗教的境况,设立适合新加坡国情的守则。守则内容可以包括诽谤、暴力、色情、种族、宗教、礼仪等几个层面。
根据我的观察,粗话和诽谤是本地网络或博客论坛上的两大弊端。谩骂和粗话很要不得,再者就是中伤他人,这些行为不检的博客非常没有风度,严格地说,简直有辱国体,会让外国有识网民看轻我们的文明素养。
我曾上过一些论坛,污言秽语满天飞,有人提出看法,不同意者马上补上一句粗话。像这样的论坛还是避开为上。
另一方面,少儿上网的问题也值得重视,真的要严加管教,以免他们年少无知,误入歧途。所以也有必要确立少儿守则,甚至通过学校,向他们灌输上网戒律。
有阴暗面也有正义面
网上交流是属于私人谈话还是公开言论,博客会上有人就提及这个问题。网上交流,理论上网民都能读到,而且可以长期地流存网间,怎么能算是私人谈话?
私底下我们和亲友交谈,也未必可以畅所欲言,许多时候会有所保留,更何况在网间。有个网络渠道可以让我们发表意见观感,我们自当善加利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时候要从反向思考,我这样讲,对方会怎样想,身份对调,换作是他这样讲,我又会有什么感受。
互联网无远弗届,你的言论,其他文化社群也读得到,像回教漫画事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从一个层面一跃而成国际课题,甚至是纠纷。所以在涉及种族宗教课题,一定要三思。
另外,你所发表的不良资讯,一发难收,在理论上千百年后,仍可能留传。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乱发信息,长大后,它们可能成为一生的污点。
互联网是很好的下情上达渠道,立论要中肯,要言之有物,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绝不能道听途说无的放矢。更要注意讨论的风度,大家可以持不同看法,尊重彼此的意见,那才是仁者风范,讨论毕竟不是吵架。
网络资讯可由网民自行巡察,遇有不适当的内容,可以向委员会举报。不少言论涉及灰色地带,而且见仁见智,文化不同、立场政见不同,有心人看来,可能刺激太强,小心为上,安全第一。
互联网有它的阴暗面,更有它的正义面,是民主意识抗衡霸权的空间,仿如大卫挑战哥利亚。这个空间太大太大,要监督几乎是不可能,更遑论管制、控制。反过来,互联网倒成了监视者——现实世界的监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