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网站刚刚成为热门的时候,一批专门提供博客服务的网站主打白领、知识分子等所谓高端用户,结果,新浪博 客一出,全民博客时代到来,专门的博客网站全部干瞪眼。热潮过后,大家也明白,不管是哪一家老大,也不能把江湖中的水喝干,走小众也许还是有出路的,只不 过,想起当年仗剑下山时候的豪情壮志未免不仰天长叹。
博客其实WEB2.0网站中较早引起注意的一种,不过现在国内说WEB2.0往往不再说博客了,变成说 交友,好像专指FACEBOOK、校内、海内之类。实际上,游戏、论坛、贴吧、叨叨、博客、群组、网摘等,都属于WEB2.0的范畴,这些内容经过不断整 合,现在变成一个最早大概是由腾讯提出的“空间”(我也不晓得是谁最早提出的)概念,也就是说,在这个空间里,包括即时通讯在内,一个人在网上所有的需要 都可以得到满足。
这个领域在门户网站和专门网站之间,谁更胜一筹?起码,从我上豆瓣和搜狐、新浪的经历来看,豆瓣的优势并不明显。从功能上看,豆瓣的功能新浪、搜狐等门户都能一站提供,原本上豆瓣的小众化心理诉求,随着豆瓣逐渐去小众化倾向而逐渐淡化。
虽然因为豆瓣速度很快,我只要上网都会点一下看看有没有给人回复、提醒等内容,但是因为首页推荐文章良 莠不齐,没有任何风格取向、价值导向,已经基本不会打开来看,而好友、关注的朋友的活动通知,也很少会真的打开来看。想起从前KESO对那些加他为好友的 人说的话:我们真的是好友吗?其实很有道理,不是好友的好友,在这样的网站里会浪费你的精力,他的信息会是一种干扰。所以,即便豆瓣已经做的不错,至少没 有完全将书评、影评、乐评取消掉,转身成为热门的交友网站,但是,因为最近改版和网站主导方对网站发展方向的认识的问题,已经开始叫我们感觉到有些鸡肋。
当豆瓣和其他交友网站成为鸡肋的时候,门户网站的互动部分其实不会好多少。但是,当你觉得乏味的时候, 门户网站可以为你提供相对有一定质量和风格取向的各类首页,如财经博客首页、博客首页、频道首页、门户首页,和论坛、贴吧、游戏等互通,也会使那些真的想 在网上晃荡的朋友有事可做。
李开复在接受《城市画报》采访中谈到中国网站的媒体性,认为中国网站的媒体性的产生来源于中国缺乏权威 媒体、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导致网络成为一个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通道。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个说法没有击中要害,但是媒体性这个说法没错。对 WEB2.0来说,是否就不存在媒体性,又如何体现?
就目前豆瓣来说,媒体性主要体现在首页的推荐上,问题是,该推荐完全随意,你完全有可能在首页上看到 《故事会》和《人民日报》风格的文章并列,因此只是一个假的媒体性。而大部分社交网站,均过分强调社交功能,极力淡化媒体性,甚至是害怕别人因此不把它当 成社交网站而故意这么做。所以,大概很多社交网站已经放弃媒体性,当然谈不上对体现的思考。
即便不是从社交网站和门户网站的差异出发,只是从社会心理体贴的去思考,媒体性对大家的意义显然也很重 大。社交网站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类似茶馆、打麦场的场所,这样的信息交流是否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显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还需要舞会、夜总会、鸡尾酒会,也还 有一部分人需要的不是互动性质而是受动性质的舞台、演讲台、发布会。就门户网站来说,它不同层级的首页、推荐,确实满足了层层递进的用户的需求,而社交网 站则止步于打麦场、茶馆,顶多到夜总会、舞会、鸡尾酒会。
其实,社交网站的本性是小众的,只不过,即便是小众,仍然需要小众中的大众媒体性。相比之下,门户网站 的优势在于,进可以成为大众型社交网站,退可以成为小众社交网站,而选择权在于用户自己。因此,倘若小众社交网站把握不好,很有可能成为类似博客网之类的 先行者,做的是探索者的工作,门户网站则依靠强大的技术、内容实力第一时间模仿跟进,WEB2.0轰轰烈烈,谁能保证校内、51、海内、豆瓣一个个昙花一 现,成为下一博客门的社交版?